大家都懂得优质、高效、低成本能给企业带来良好地经济效益,但往往忽视了减少浪费同样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这方面我们还要提高认识,增强节约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现浪费,通过积极地改善来减少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公司效益,因此,我们要树立“减少浪费,人人有责”的观念和意识,把浪费降到最低。
公司现在的浪费现象
生产过剩的浪费:是指个别员工不按生管指令擅自超量生产,造成的产品积压。
等待时间的浪费:是指待料、待模、模具材料不良所造成的等待时间。
工作安排不当造成生产周期加长:是指没有充分考虑员工技能与产品难易程度的生产安排造成调机时间过长或发生产品不良,加长了生产时间,产品晚纳,产生快递费用。
加工中的浪费:是指员工对机器看管不到位,造成机器空转,机器内外产品散落,缺料停机等造成的无功耗能和原材料损失。
生产作业行为不规范造成的浪费:是指操作者违反作业要求生产造成的产品不良、报废和大量的调机报废。
库存的浪费:是指对订单品种、订单数量预测失误造成材料、模具、辅料、成品的库存积压。
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是指订单严重不足时造成的设备空转时间过多,电力、人力、辅料浪费。
缺乏节约意识的浪费:是指作业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时不能随手关灯、电扇和一些不必要的用电器以及常见的机器、设备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费等。
减少浪费发生
要消除浪费,必须各级管理人员思想重视,直接处于生产现场、观察现场、把握现场,不能脱离现场,才能及时发现浪费,制定有效改善措施,减少浪费。
全员参与树立“浪费为耻,节约光荣”的行为规范,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多提减少浪费的合理化建议,尽快实施好的建议,并持续跟踪改善效果,不断完善。
制定成本节约、减少浪费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理目标,进行目标考核,奖优罚劣。
对全体员工进行以“成本节约,减少浪费”的相关培训、教育、宣传,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和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加大员工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产品不良率和报废率。
根据订单变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实现集约化生产,减少无功耗能。
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晚纳,避免产品快递费用发生。
重视设备日常保养维护,避免设备发生重大故障影响生产、品质和增加设备维修费用。
总之,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必须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