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零失误(把事情一次做对)培训感想
Date Added:2011-12-12 Views:7905 来源:
9月,一个骄阳似火的质量月。针对质量不理想的现状,公司用加强培训来辅助强化质量管理意识,领导者与现场管理者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道闸口。抓质量就是抓源头(员工),抓源头就是抓龙头(管理者及供方)。只有找到了管理和改善的方向,我们才能抓好自已的方向盘,有目的、有方向的前进。
早在2000年左右,惠州的螺丝厂是寥寥无几的,那时我们生产的螺丝无论是技术方面、质量方面,还是市场销售方面在同行中都是遥遥领先的。记得在2004年忘年会上杨总告诉我们纯利润就达上千万,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啊,可想而知,那一年的奖金、奖品都极为丰富,自此以后公司就全额免去了我们伙食费。可如今千万这个数字却遥不可及,所以说个人利益是离不开公司发展的。
近年来仅惠州就有100多家螺丝厂,竞争对手众多,市场也是供过于求,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不断上升,我们的产品单价不但没有跟上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可眼下,我们唯一能扭转乾坤的就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内部潜力,从质量上塑造品牌,赢得市场。
杨钢老师如是说:质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摇钱树。一不小心,质量意识背后的代价就是失去客户,失去客户就意味着失去市场。质量与数量谁主沉浮?我们决不能误把质量问题当数量问题来处理。质量的基本原则是符合要求,而不是有多少符合要求;零失误就是质量,零缺陷就是数量。
质量是一种责任,所谓事要理、物要管,人要安,才能理得。管理者不断去要求、去强调质与量的决择,真正的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如果一个人对所有事都抱着“无所谓”“差不多”态度,那么他将来的生活一定是一团糟。但是生产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差不多”先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客户投诉、社内投诉等等。对于质量来说,永远没有差不多,差不多就是不符合要求,就是不合格。
品质问题总是不断强调,但类似的错误也总是不断出现,原因到底出在哪?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木桶所盛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那品质管理中这块最低的木板在哪里呢?所以管理要抓重点,不但管理要到位,分工要合理,员工的相互配合也很重要。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不同的管理方式、处事方法有不同的结果。杨钢老师举了一个油瓶倒了以后的例子:1.所有人一个推一个都称不是自个管辖的,等找到责任人以后油瓶的油早就漏完了;2.保护现场再查找责任人,后来油也漏完了;3.扶起油瓶再查找原因,由于及时扶起油瓶,挽回了损失。从这个例子,我们都应意识问题的处理最重要的是及时,是减少损失 ,而不是责任人是谁。
9月19日收到品管部陈部的客户满意度调查邮件,综合评价结果相对于前一次有所提高,特别是品质平均分值有很大的提升。看到那些好转数据觉得仿佛看到了品质好转的希望,这些都是公司近段时间来对一线管理加大力度以及一线员工努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有所松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决不能存在这是小概率的侥幸心理。只要在岗位一天就要站好这一天的岗,把事情一次做对,向零失误零缺陷挑战,努力争取下一个千万!
-------------------包装系 黄远兰
|